2023-09-06
1.1 簡析痰形,淺釋痰意
中醫學言痰,既包括咳吐可見的痰涎,即有形之痰,與現代醫學對痰的定義相差無幾。也包括停積或流竄于臟腑組織間的無形之痰,它變化多端,不可見、不易察,但可從癥測知。如《類證治裁·痰飲》所載:“痰隨氣升降,遍身皆到,在肺為咳,在胃為嘔,在心則悸,在頭則眩,在背則冷,在胸則痞,在脅則脹,在腸則瀉,在經絡則腫,在四肢則為痹,變幻百端?!笨梢娞敌爸虏〉膹V泛性和復雜性。
1.2 痰本津液,蓄積為患
《醫學正傳》云:“津液稠黏,為痰為飲?!标U明“痰”的本質為“津、液”,津液流行滋濡,而痰濁則凝聚滯礙。吳煥林教授等專家認為,“痰”的內涵指津、液因氣化功能失常在人體內逐漸積聚形成的產物。因此,不論外觀形態有無,“痰”都是物質性的存在。當代學者已通過形態解剖、生化檢測等手段,從客觀、微觀角度為闡明無形之痰的實質做了大量探索。王孟英認為“痰之為病,最頑且幻”,說明痰之為患,病程纏綿,癥狀奇詭,難以治療。痰源于津液,本于水濕,蘊阻不化而困遏清陽,傷陽耗氣,為陰邪。再者,痰為實邪,阻塞經脈,擾動氣機,若郁而化火,則可進一步耗氣傷陰,因實致虛。故其證往往虛實夾雜,久則陰陽俱損,以致怪癥頻見,其病膠結難解。正是由于痰的特性,國醫大師熊繼柏將疑難雜癥的特點總結為:癥狀奇特、診斷不明、久治不效,并認為“怪病多痰”。